风水精要 葬书深层剖析(一)
耕田的山里人
死,是生的归途。在哲学层面上,“生与死”是永恒的主题。
许多思想家都以此为出发点,探讨生命的本质和意义。死亡并不仅仅是生命的终结,它更是生命的一部分,是对生命的永恒性的提醒。庄子提出的“生死齐一”,就是认为生与死是相互依存、相互转化的。个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,而是进入了一种新的存在状态。 ――题记
一、气之概说
《葬书》把传统生死学的朴素哲学观念表现出来,符应百姓的心理需求,久之也成为一种风水信仰。
主要思想气化宇宙论;核心概念是阴阳二气;中心思维是感应哲学。
《葬书》更从“孝道”“礼学”角度,对“葬好前者,荫吉后人”作了简述和论理。朱熹、蔡元定等理学家对这方面进行了理论扩展,形成了“孝礼风水说”。
“葬者,乘生气也”是郭璞在《葬书》中所创立的创新观点,书在一再强调“寻得吉穴”的重要性。历代前贤对如何“乘生气”作了大量研究解释,发现其必备诸多条件——
“人受体于母,本骸得气,遗体受荫”的血统关系之重要性,但“气感”的对象及介质并不是绝对的,而且“气感而应,鬼福及人”并非是相应式的感应,而是其感应的对象与强弱,都是有个体差异的。天地人三气互动——
宇宙有关合,而气运为主;山川有真性情,气势为先。
地运有推移,而天气从之;天运有转旋,而地气应之。
天气动于上,而人为应之;人为动于下,而天气从之。
1、以亡者言及生者。《葬书》言,风水安顿好亡者后,以亡者的立场,或许得到吉地,子孙才能受到吉之荫庇。这样,选择吉地成为关键。视为传宗接代。
2、以生者言及亡者。《葬书》言,当至亲老去,后代当尽早选择吉地,以生者的立场,让先人早日入土为安。生者肩负着为亡者料理后事、选地而葬及祭祀礼仪等责任。一代理一代,代代相传,视为孝道。
综上,是故,葬地的选择,于生者吉凶祸福影响深远,于亡者地生死感应互动中的角色,显然起着关键性的力量。
3、以哲学角度来看。传统哲学观的“气化宇宙观”、“天一合一”、“天人感应”、“生死感应互动”理论,合情合理;现代科学的“量子力学理论”似乎正在验证着其感受的存在。
4、以气化宇宙观之。气化宇宙观中是汉代十分流行的一种“宇宙哲学”思维方式,基本上是以“气”为中心,而后构建“气化宇宙观”的思维系统。《淮南子》认为,“气”是万物万事的原质,而“气”是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,“一气”而化“阴阳二气”,再不断交互激荡融合而化生万物。万物以“气”为根植,才得以滋生荣茂。透过“气化宇宙观”的涵沐,因而有了“敬天心理”的“宇宙论”思维方式,强调天、地、人是可以合一、可以互动,在天、地、人中,居间而贯穿的就是“气”形成了《淮南子》的“气化宇宙观”。
5、以气化宇宙观气。“气化宇宙观”中和“气”,乃是天地间生生不息之气,无所不在、无所不包,在时空中不断地一气而化阴阳,在继续变异交合而产生吉凶之克应,即所谓的“葬者,乘生气也”。
二、气之解说
从可能影响《葬书》理念的两汉“气化宇宙观”和“感觉哲学说”的角度,说说气的概念。
“葬者,乘生气也”。
生气,乃是天地间生生不息之气,它无所不在、无所不包。乘生气,就是“生气”能够加以转化而乘之。宇宙哲学认为,宇宙是一个大太极,人是其中的一个小太极。大太极中本身就包含有阴、阳二气,并在天地之间不断交感激荡而融合成生命之元气、万物之根植。
“宇宙有大关合,气运为主;山川有真性情,气势为先”,由此可见“气”在宇宙、山川河流中呈现出来之气运和气势之奥妙,其中有其真“性情”在流转。
“葬者,乘生气也”,所强调的是先人过世了,后代孙子如果能将其葬在“气”吉之处,则骸骨会因地气之吉贯注而“乘生气”而“传导、感应”,让子孙后代直接“接收、受到”“吉气”影响而受吉。
既然有生气,骸骨能接收传导生气,后代生人也能接收感应生气,那阴阳二气形成的生气是以什么样的形态来运动、流通、传送、接收的呢?
“夫阴阳之气,噫而为风,升而为云,降而为雨,行乎地中,而为生气”。
阴阳之气,就是地中之生气,地中之气可以破土而出,噫为风,上升为云,下降为雨,这就是天地间能无中生有的玄妙。
天至刚至阳为乾,地至柔至阴为坤,天以至阳之气下临于地,地则以至阴之气上载于天,一降(下临)一升(上载)则表现“天”与“地”互相激荡、交媾而化成生气。有了生气,则可孕育宇宙万物。
天至刚至阳为乾上载,地至柔至阴为坤下临,频繁互动。《灵城精义》云“地运有推移,而天气从之;天运有转旋,而地气应之。天气动于上,而人为应之;人为动于下,而天气从之。”也证明了天、地、人之间存在着彼此间互动的关系,而且无时无刻不在进行、运动中。有了互动,生气就能够生生不息运转,也才有“乘生气”的存在。
1、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认为,“一气”而化“阴阳二气”。郭璞《葬书》也传承了“气化宇宙观”的哲学思维方式,让阴阳二气在“葬乘生气”的风水理论框架中,起着“纲领、经纬”的作用。
“经曰: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”。“气”最怕风吹,一吹则散,遇到水聚合的地方,则生气也就止聚了。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和郭璞《葬书》中的“生气”论述,再次显现出“聚气”的重要性,可见风藏则气聚。
既然风藏则气聚,那么风与水孰重孰轻,还是互重?
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,藏风次之。
水是龙之血脉,入山观水口。风水之法是以得水为主、藏风为次。高垅之地,或从腰落,虽无大江拦截,亦必池塘以止内气,不则去水稍远;平支之地,虽若无蔽,但得横水拦截,何嫌宽旷。
2、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和郭璞《葬书》中都显示了“得水”之重要。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,则“气”聚于此,“气”因水而聚盛。
气之盛虽流行,而其余者犹有止,虽零散,而其深者犹有聚。
风水之气,就是龙气。
高垅龙气旺盛,则广布流行,亦必有余气止聚;
平原龙气迤延,则零散隐行,亦必有深藏停蓄。
风水之法,不管乘的是旺气、余气,只要藏蓄,就有气可乘。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和郭璞《葬书》中都显示了“气化”理论的实现,显示“气旺气盛”的重要性。如前所言,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,即所谓“气者水之母”,水与气关系到形葬与法葬,即深浅、厚薄……。
既然视气的旺盛而关系葬法,那么应该如何定性呢?
故藏于涸燥者宜深,藏于坦夷者宜浅。
风水之吉穴,首重是否聚气。
高垅之地,风强水易失,土壤常干燥,湿度下降,干燥为阳为上,气上升之势,因此棺必深放,以乘生气。
平支之地,相对容易藏风聚气,温度常足,湿气为阴为下,气下沉之势,因此棺必浅放,以乘生气。
3、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是的阴阳二气之交媾融合,即指干燥与温度的相互调和,以恰到好处而乘生气。至于阴、阳二字应用,范围泛指很大,如干湿、深浅、高低、天地、上下、左右、内外、支垄、前后、大小……等。如:
经曰:浅深得乘,风水自成。
深浅亦为阴阳,高垅之葬,潜而弗彰,故深,取其沉气;平支之葬,露而弗隐,故浅,取其浮气。取阴阳妙合,所葬之棺得以乘其生气,恰到好处即风水自成。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中的一浅一深,各取其脉息之经过阴、阳气化之生气,才是生生不息之气。
既然要取其脉息之经过阴、阳气化之生生不息生气,那么这“气”又藏在哪里呢?
夫土者气之体,有土斯有气,气者水之母,有气斯有水。
气,无体、无色、无味、无形,必须借土为体,故有土才有气。水本无母,必须借气为母,故有气才有水。气、土、水三者之间关系微妙。
4、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思维中气、土、水三者相互融合而气化,气经气化面分为外气与内气。
既然气经气化面分为外气与内气,那么何为外气、内气,其作用有何?
经曰:外气横形,内气止生。盖言此也。
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思维中,外气与内所是互根的。
水流土外、土上,沐浴空气阳光,为阳,故谓之外气;
气行土内、土中,藏于阴暗土内,为阴,故谓之内气。
外气横拦,则必须以水止之,内气已经自然聚蓄,当外气与内气相遇,就内外皆止聚而不涣散了,吉穴即成。
那么,龙之气是怎么样在山川河域中穿行流通的呢?
丘垅之骨,冈阜之支,气之所随。
土形气行,物因以生。
丘垅必假借石土而高耸,冈阜自有土壤堆积,有土,气就有了依托。
生气附形于土,依土而行,以土为形。
土中带气,有气即有水,有土有水万物滋生。故因有土有水才有生生不息。
5、《淮南子》“气化宇宙观”思维中,认为宇宙是运动的,动是常态,静是相对。在阴阳激荡中产生永远的动力,其内气与外气互根又互感,经过内气与外气的充分激荡,使气玄妙转折、变化,形成了“动态的气化宇宙观”。其影响、启发了郭璞《葬书》的“葬乘生气”理论。
两汉时期流行的“气化宇宙观”是属于宇宙论,“天一感应说”则是属于自然论。
儒家董仲舒言“天、地、人,万物之本也,天生之,地养之,人成之。天生之以孝悌,地养之以衣食,人成之以礼乐”。认为人是万物之灵,和天地是可以比拟的。万物之形虽异,然属同质、同息、同源、同理,必相互感应,启发了董仲舒提出的“天一感应说”。董仲舒早在《春秋繁露》的《同类相动篇》中写到:“……百物去其所与异,而从其所与同,故气同则会,声比则应,其应激然也……非独阴阳之气可以类进退也。虽不祥祸福所促生,亦由是也。无非己先起之,而误以类应之,而动者……”。郭璞《葬书》显然有受到当时这种思想氛围的影响和启发,才在生气感应方面论述其多。
有人推测,儒家董仲舒有可能是风水学的鼻祖,郭璞《葬书》有可能是取法于董仲舒的《春秋繁露》。
五气行乎地中,发而生乎万物。
五气,也就是一气而分阴阳后,再析出五行之生气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气能够化生万物,万物如无生气,则不能生生不息。
人,本身就上一个小太极,全身充满了气。凡有气就莫不相感的,因此,产生了“天人感应”“天地人感应”,是直系血亲、骨肉至亲,磁场、波段、频率相近,就更能够相感而应之。
人受体于父母,本骸得气,遗体受荫。气感而应,鬼福及人。
这里重视同源、同质之感应,身体来自父母遗传,骨肉至亲,父母死后如果葬得吉穴,骨骸受地气贯注,子孙得乘父母骸骨之生气而受到庇荫。
至于大自然有诸多的例子,郭璞在《葬书》例举了以下几个。
是以铜山西崩,灵钟东应。
汉未央宫,一日无故钟自鸣,东方朔说:必有铜山崩应。没多久,西蜀果奏铜山崩。
木华于春,栗芽于室。
野人藏栗,春至,栗木华,而家藏之栗亦芽。
盖生者气之聚,凝结者成骨,死而独留。故葬者反气入骨,以荫所生之法也。
子孙的身体来自父母精血交感,精化为骨,血化为肉,这就是生气的凝聚。父母老后,血肉化了。独留骨骸。故葬的最大立意就在于希望葬在吉穴,期地中之生气能够贯注骸骨,以庇荫子孙之方法。
夫,气行乎地中,其行也,因地之势,其聚也,因势之止。
气行地中,人不可见,其始也;则因地之势而知其行,其次也;又因势之止,而知其聚也。
来积止聚,冲阳和阴。土高水深,郁草茂林。贵若千乘,富如万金。经曰:形止气蓄,化生万物,为上地也。
来山凝结其气积不散,阴阳交济,山水冲和;
土高水深则草木茂昌,气象尊严,千乘之贵。
经曰:止气藏蓄则形局完善,阴阳二气则化生万物,此为上吉之地也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